……
东海之畔,惊涛拍岸,雪浪堆礁。
一青年道人独坐危矶之上,玄裳猎猎,若垂天之云翻卷于九霄。
其手执九节青竹竿,金丝纶线隐没于白沫激浪之间,浮标随波沉浮,恍若蓬莱仙岛乍现于沧溟雾霭。
忽见怒涛如山崩倾压,道人却凝然端坐,似老僧入定,神游太虚。
狂风撕袂而神色如常,惊涛拍岸而身形愈稳,恰似青松立峭壁,孤鹤峙寒潭。
“道友。”
惊涛裂岸之际,忽闻一缕清音自东海深处飘摇而至,声如空谷回响,又似蜃楼幻影:“同是神州故土人,为何阻我归程?”
“中土太大,需要一尊‘天下主’来定鼎。”
那年轻道人稳坐钓鱼台,轻声张口,但只是坐在那里,便仿佛是得天独厚,让人生不起任何与他相争的心思:“你若为盗帝运,便请回吧。”
这名道士,便是中土的两尊法相之一,【清虚万法上人】。
也是坐镇北域之辈,道场遍布北国。
而与他隔海对话的,自然也是东海的法相高人,那位【上洞伏龙真君】了。
而对于‘清虚万法上人’的话语,‘上洞伏龙真君’显然是并不当回事儿,甚至有些嗤笑。
自己吃饱了,就不让人上桌了?
大周武林,为什么毫无牌面,被官场所鄙?
要知道,在魏朝的时候,江湖那可是一个热闹,寻常武者寻一个逍遥自在,大多都在江湖上厮混,彼时的江湖,武林盟主地位仅次于皇帝。
而魏朝的皇帝,也对江湖中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刺杀朝廷命官,便也给他们一定的特权。
而到了虞朝、周朝的时候,为何江湖宗门显得如此不堪?
除了皇帝设置了对江湖的机构之外,也正因为面前的这位‘清虚万法上人’!
清虚万法上人,便是江湖出身,证得‘道无为’法相之后,又要证得另一尊法相‘江湖游’后吞噬,便主动出手干预江湖进程,导致江湖凋零,从而没了从前生机勃勃的样子。
如今,‘上洞伏龙真君’要出手来盗帝运,‘清虚万法上人’出来阻拦,说什么天下不能没有‘天下主’。
但说一千道一万,不就是不想让自己踏足中原,抢了他的道场吗?
虚伪。
对此,上洞伏龙真君自然不会理会,而是悍然出手。
左右他都已经将永昌皇帝给塞了回去,这老家伙又奈之如何?
大不了,在这东海之畔打上一架便是!
不多时,海天交界处忽现万丈霞光,九霄云层如琉璃碎裂,迸射出亿万道金芒。
据本地渔民所称,东海忽得倒悬,隐隐之中,可见东海深处有两轮血月横生,似是一双眼睛,有可见得星河倒转之影,极为绚烂。
数日后,岸边飘来死鱼无数。
沿岸渔民,大获丰收。
西狄请降
武黎扬收到了郑均的回信之后,久久不能平息。
大汉皇帝郑均只给了他两条路。
一条名为死,一条名为滚。
武黎扬的脸上,甚至有了些许的愠怒。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郑均似乎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回事儿!
杀也可以,不杀放走也可以。
都不是什么威胁。
想到这里,武黎扬不由攥紧了拳头,指甲刺入手掌之中,甚至有些许的疼痛。
这也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自己怎么说也是神武皇帝钦点的武状元,当年的禁军侍卫统领,奉命坐镇肃州,曾经与西狄大单于交战不落下风!
但是……
“唉!”
武黎扬重重的叹了口气,只感觉压力很大,只能顺而为之。
原因很简单,该因郑均的实力太过于强悍了一些,这一路走来,斩鹿妖王、灭秦王,定晋王、赵王,又一举灭掉了西狄大祭司和西狄胡杨单于。
细细数来,群雄逐鹿之际。
所有殒落的元丹武圣,竟然都和他有关系。
大家认为最初陨落的永昌皇帝如今也是死而复生,根本没有死亡。
所以这么一看,这汉帝郑均当真是横压一世,修行十年便达元丹武圣之境,同时打遍天下无敌手,凭借双拳硬生生打出了一片疆域,称帝定鼎,当真是天命所归、众望所属啊。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武黎扬觉得自己最好的下场,应该是投奔汉帝郑均,为郑均效犬马之劳,趁着这天地倾覆的大劫应运而起,或许能够成为天地间的一尊法相呢?
毕竟千年前周代虞之时,诞生了三尊法相。
第一尊大周神武皇帝,第二尊北妖庭覆海大圣,第三尊东海上洞伏龙。
按理说,如今大周将要颠覆,也会有这么一丝机会,让自己成就法相,自己更应该去追逐这法相之位才是。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