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不能问,因为他们不能拆了莉莉丝主教的台。大概也就只有被莉莉丝夫人冲下来时也不忘发送魔讯,而被再次强留在黑塔内的布里教皇知道,这一准是她瞎编的。
一如黑暗神那本外人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页的教义。
写在开篇的第一句就是——在你情急需要的时候,在你不是用来约束他人的时候,是的,这可以是我说的,一切都可以是我说的。
就布里教皇本人的了解,这个万物皆可出自吾口的神谕,在历史的实践中包括但不限于,光明女神(可替换任何主神)才是十二主神中最伟大的那个;黑暗神最重视的就是xx(任何当下需要拉拢的联盟)了;以及,神说不可以撒谎,而我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我们黑暗神主打的就是一个灵活,能达到目的就行,过程不重要。
事急从权,莉莉丝夫人一顿神棍操作下来,就糊弄学的让现场的外族相信了十二座先知黑塔的震颤只是黑暗教会的一种神秘仪式,大家跪拜的是神权,而不是王权。
后面这句就是给尼德霍格量身定做的了。
他会相信吗?
不重要。
重要的是莉莉丝夫人已经对下到地心的学生们说了起来:“说起来,你们知道当年巨龙阁下与先知黑塔的世纪之战吗?”
那肯定是知道一些的,这是写在历史书里的重要节点。
可一听能听到自己爸爸的名字,艾斯特尔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只希望莉莉丝阿姨能多说一点,小朋友可喜欢听他爸爸当年的故事啦。
说着说着,游学参观就开始了。
莉莉丝夫人引人入胜的讲解让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只有米夏习以为常,他妈真的很会讲故事,从小到大这样的床头故事他不知道听了多少,但不管有多重复,只要每次妈妈开头他总能兴致勃勃的再听一遍。
甚至连莉莉丝夫人都有那么一瞬的恍惚,觉得自己在努力平衡事业与家庭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回报的。
她苦讲几十年的本事,这不就在今天发挥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吗?
咳。
她不只是讲了先知黑塔,还讲了不少黑暗教会,以及有意思的魔王。类似于有一任陛下像个哲人,总在思考类似于“征服的意义是什么”,“混乱到一定极致是不是本身也是一种秩序?”,“我杀死了谁,而谁又杀死了我”之类的问题。
这个艾斯特尔知道:“我叔叔说,总有人抱怨他们提供的骷髅质量太差了,一碰就散架,还总爱在战斗中问‘我生前是干什么的’。”但巫妖萨维对此是不认的,他觉得不是骷髅一届比一届差,而是先辈魔王造的孽。
这个被誉为咏叹调的魔王,就是起了坏头的那个魔。他总爱问被召唤出来的骨龙,你已经死了,那你觉得被召唤回来的你还是你吗?还是只是生前的一段记忆?
导致亡灵族的骨龙到现在还有打着打着就突然开始沉思的坏毛病。
改都改不掉。
布里教皇的忍耐,终于迎来了他的“报酬”,在层层递进的讲解里,有孩子问出了那个问题:“这么多不同性格的魔王,都是如何被黑暗神冕下选择出来的呢?”
“你是问我们是如何确定陛下的吧?”
小朋友一脸懵逼,是吗?我怎么觉得咱们问的好像不太一样?
但总之,莉莉丝夫人说是就是了。她非常热情的要带学生们去见证一下魔王是如何被选择的,当然,她在这么说的时候,一直在看着尼德霍格的脸色。她甚至开始控制自己的语速,生怕哪里惹到巨龙不快。
尼德霍格那肯定不管她做什么都是不快的,可是他也没有阻止,就像他当时没有阻止艾斯特尔继续留在裂谷的决定一样。
只要是艾斯特尔想要的,他一定会为他实现。
魔族在不伤害魔王的前提下,又能够验证魔王的方法其实还是那十二座黑塔,惧怕和检测是两回事。前者代表着黑塔的态度,后者才是它们的本职工作。
莉莉丝夫人介绍说,在魔域建立之初,其实并没有这么多座黑塔,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完善才有了十二座。如今魔域还活着的几位堕落先知,都在以自己死后能在这里再建一座黑塔而为终身的奋斗目标。因为这塔就是他们生命本身的一种延续。
当然,不是什么把魔的灵魂永远约束在塔中这么黑深残的方向,而是一种储存,储存他们生前没能全部说出的先知预言。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是最厉害的堕落先知,那么你就能够预言到成千上万年后,魔域会遭遇尼德霍格这一劫难,你就会提前做好挺身而出与巨龙血战到底的魔法安排。其他的事情也一样。
他们在死前的那一眼万年,也看到了今时今日,又一任稚嫩的魔王站在了蓝色的法阵之中。
艾斯特尔本来以为这只是随便试着玩玩的,伊莱已经站上来过了,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是当他站在法阵中的那一刻,十二座黑塔便几乎是同时亮起了幽光,生怕自己慢一步就输给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