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皇帝就永无亲政的那一日。
得知此事后,殷景龙不像刚听到消息时的那般讶然和慌张,开始变得从容淡定起来。他倒要看看那对垂死挣扎的母子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次日早朝之上,作为皇室宗亲代表的贤亲王殷暨率先递上奏折禀告皇帝:“启禀陛下,近日坊间都在传着镇国大将军尚且活着的消息,微臣不知此消息是真是假,特禀明陛下派密探去打听一下。倘若是假,便要严惩那散播谣言之人;若是真,那就更要查清楚大将军如今身在何处,好派人去营救他。”
小皇帝眼神瞟了瞟身旁默不作声的殷景龙,见他面无表情,似乎并无反对之意,便对贤亲王说:“朕明白叔父爱子心切,迫切地想要找回大将军;眼下政局动乱,边境又常有倭寇来犯,朕同您一样,也迫切地希望他回来保家卫国,只不过这消息凭空传出,朕一时之间也摸不清头脑,不知要从何处下手查起呀!”
“陛下若觉得查明此事真相有点困难,那微臣可以给您推荐一人。”
“哦?叔父以为谁有能力查清此事?”
贤亲王双掌交错,诚恳谏言:“是微臣之妹,也是陛下的姑母——晁阳公主。”
此话一出立即招来殷景龙的反对,他当庭怒斥自己的父亲:“晁阳公主私窃神像、残害无辜犯下滔天大罪,按照律法理应削去爵位、没收封地、贬为庶人,但念在她是先祖皇帝最受宠的女儿,又是殷氏宗亲中的元老,也为先祖皇帝的基业贡献过微薄之力,所以暂且未给她定罪,只是将她禁足而已,贤亲王如今怎还敢再提她?”
“请陛下听微臣讲完!先祖皇帝临终前曾将自己身边的一支羽林军赐给了晁阳公主,公主将那些人培
养成一批暗卫。和其他侍卫的职责不同之处在于,她的暗卫擅长潜伏各处,刺探各类异闻和秘事,且身份神秘,除了公主自己,无人知晓他们的真实身份,因此臣以为若是让公主派暗卫去打探,不仅会事半功倍,也是给她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殷景龙眼见着小皇帝要被贤亲王的三寸不烂之舌给劝服了,他立马搬出先帝临终前的托孤遗言,跪在皇帝年前劝道:
“万万不可啊!陛下,先帝曾叮嘱过微臣务必要全心全意辅佐陛下振兴我大殷,他再三叮嘱过您任人为贤不为亲,忠言逆耳利于行。公主罪孽深重,再委派她的人去,臣以为她定会为了逃避罪责而生事。陛下若想派人,臣愿请命亲自去那南边之境走一趟,探清虚实,如果消息是真,那臣以人头担保,一定会把大将军平安带回。”
一提及先帝对他的临终嘱托,小皇帝便没了辙,就算是幕帘后的太后想插句话也难以开口,底下那帮宗亲更是敢怒不敢言。
唯有贤亲王不曾畏惧摄政王的身份后权力,坚持表明在接回大儿子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让小儿子插手!毕竟他兄弟二人早就感情不合、心生嫌隙,况且又是朝堂上的政敌,派殷景龙去,那他兄长还能有活路吗?
于是,他一个年近半百的老王爷也跪在小皇帝面前,以整个贤亲王府上下百余条性命为代价,力荐晁阳公主去查清此事。
这下子可让小皇帝犯难了,一位是先帝钦点的摄政王,另一位是宗亲们推崇的皇室长辈,况且这背后又牵扯到最受先祖皇帝宠爱的公主,他无论选哪一方都会得罪另一方。
他转身看向背后一直不做声的太后,想必太后也未曾想过自己只是放出一个假的消息,竟引来这两股势力的公然对决!
小皇帝见太后未发话,只好宣言:“胤王和贤亲王你们二人快快请起,兹事体大,这么还得和太后仔细商议,从长计议,今日朕乏了,众爱卿先行退朝吧!”
众官员退朝离宫之时,殷景龙快步跟上贤亲王的步伐,喊住了他:“父王为何宁可选择公主,也不愿意选择相信您的亲生儿子?”
BL耽美